
中药材 制附子/黑顺片16oz 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5.99
{{option.name}}:
{{selected_options[option.position]}}
{{value_obj.value}}
产品:制附子/黑顺片 产地:中国四川 净重:4oz-16oz 常用量:3~15g 不宜:过量、不能与半夏、贝母、瓜蒌、白及等同用。(入药宜久煎后再加入其他中药) 注:本品大热,热证、阴虚火旺者应忌用。 制附子生品又名附子或泥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附子经不同的炮制工艺处理后又叫“制附子、黄附子、黑顺片”,还有一种盐附子。制附子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光泽,半透明,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是一味温里药又称袪寒药,常用于煎汁泡酒、煲汤煲粥等。 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附子药效非常之强烈,但生品有毒必须经炮制后才能使用。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坚筋骨、强阴等功效。 主治亡阳证(如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心力衰竭)、心肾阳虚、阳痿宫冷、下痢赤白、寒湿痹痛、腰脊风寒、阴寒水肿、脘腹冷痛、胃寒冷痛、虚寒腹泻呕吐等。还可用于强健骨骼、宫寒不孕、霍乱转筋、抑制肿瘤等。 小贴士 四逆汤:是古今中医“回阳救逆”最常用的经典方剂,出自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论》,由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炙甘草二两、三味药组成。主用回阳救逆,温中散寒。适用于四肢厥冷、恶寒蜷卧、腹痛下利、脉微欲绝、阳虚欲脱等等。 临床中医应用时大多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例如①:制附子12g,加水约900毫升先煎约30~60分钟以降低毒性。再加入干姜片6g、炙甘草9g,再煎30分钟取汁约3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饭后温服。 ②制附子约15~20g,加水约600毫升先煎约30~60分钟以降低毒性。再加入干姜片约4.5g、炙甘草约6g,再煎3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饭后温服。 注:后世对古代的“度量衡”一直都是争议不一。经考古取证,东汉时期一两约为现今的15.6克。
Show More
Show 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