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緊縮:人類史上最危險的觀念

大緊縮:人類史上最危險的觀念

$25.20
{{option.name}}: {{selected_options[option.position]}}
{{value_obj.value}}

美國布朗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馬克‧布萊思(Mark Blyth)最新巨作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克魯曼,《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 馬丁沃夫,   美國前財政部長、前哈佛大學校長 桑默斯 大力推薦   《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華盛頓月刊》《紐約書評》一致好評   撙節是經濟重症的萬靈丹?還是飲鴆止渴的不歸路?   撙節,真的可以解決金融危機嗎?   事實上,它不僅危險,而且根本無效!   政治經濟學專家布萊思,舉歷史實證為例,   撙節政策不僅使經濟大蕭條惡化,甚至間接引發戰爭;   它只會導致成長低迷,讓財富和所得分配更不平等。   撙節到底是什麼把戲,又讓我們付出什麼樣的成本?   歐美國家都把政府支出當作是魯莽的浪費,認為因此才讓經濟變得很糟,所以紛紛施行嚴苛的預算裁減撙節政策,來解決金融危機。政府說我們寅支卯糧,該是勒緊腰帶的時候。這種說法可是順理成章地遺忘所有這些債務到底是怎麼來的。欠下這麼多錢可不是因為政府亂花錢,而是為了救援瀕臨崩潰的銀行體系,捐輸巨額資金幫助它們重整所造成的結果。透過這些措施,原本應該算是民間的債務變成政府債務,那些真正捅下漏子的傢伙卻若無其事地逍遙法外,把罵名留給政府,又讓全體納稅人來負擔債務。   這個負擔現在正以全球實施撙節的形式進行著,透過降低國內薪資和物價的政策,希望能夠恢復競爭力且達成平衡預算。布萊思指出,撙節其實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思想,過去一百年來都有許多國家想透過裁減支出來達成經濟成長,但這些歷史實例再再顯示它根本無效,一再死灰復燃的撙節思想不會擴大經濟成長、帶來機會,當所有國家都這麼做的時候,只會讓全球經濟越玩越小。   布萊思的《大緊縮:人類史上最危險的觀念》,第一部(前述第二、三章)檢視撙節危機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在歐洲如何耍弄人類史上最大的改頭換面把戲。第二部(第四、五、六章)將討論撙節儉約的思想史背景,及撙節政策在自然史中的實踐狀況。第三部(第七章)將對上述這些討論做簡短的總結時會說到,或許我們就該讓那些銀行倒掉算了,以及如果採行撙節儉約我們會走向什麼樣的死胡同。   布萊思在《大緊縮:人類史上最危險的觀念》的第一章裡,概述了撙節及債務。   第二章說明已開發國家的債務危機並不是因為政府揮霍、支出浮濫造成,將拼湊各種事證,揭示美國金融業內爆如何衝擊美國、歐元區及其他諸多國家,造成各國債台高築

Show More Show 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