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點晚清民國人物:續《南湖錄憶》
內容簡介 國學大師章太炎精揅醫術,能自撰藥方、說理斷病; 譚嗣同擅於詩詞書畫,對於化石有一番獨特的見解; 有沈北山冒死劾三凶,田梓琴創辦《太平雜誌》始末; 亦詳實記錄清代八旗子弟之教育、中國新海軍的起源。 本書收錄高拜石寫於《中央日報》中,尚未結集面市的179篇文章, 晚清到民國鮮為人知的歷史掌故盡收其中。市面上絕無僅有,值得典藏! 「芝翁積學知名,……。所作《古春風樓瑣記》、《南湖錄憶》等書,精熟掌故,於數十年間宦海文場,軼聞舊事,纚纚如話家常,而文筆茂美,可謂『分其才技足了十人』者也。其書沉著渾厚,逸氣內蘊,天趣盎然。」──李漁叔 高拜石喜愛金石書畫,造詣殊深。書法家王壯為曾說:「高拜石書法長於篆隸,行楷造詣尤深,篆體中尤善鐘鼎,圓渾密實,絕無苟率。楷書茂密肥厚,最宜施於壽序大屏。」高拜石曾發起組織中國書法學會並擔任理事,而後籌組東冶藝林、八儔書畫會與五人書展等。另有篆刻好手藝,與王壯為、吳平、江兆申、王北岳等二十四人,組有海嶠印集,頗獲時譽。1961年起,他應《中央日報》副刊之邀,撰寫《南湖錄憶》長期登載,歷久不衰,當時既贏得廣大讀者之喜好,其後印成專書發行,亦是一紙風行,洛陽紙貴。 本書為《晚清人物縱橫談──《南湖錄憶》》續作,共179篇,內容為晚清到民國的人物記事,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掌故,文章所引詩、詞、聯、賦,亦多佳作。本書收錄的篇章為首次面市,文史專家蔡登山精心蒐羅各期《中央日報》並逐一比對,發現尚未結集成冊的文章有上百篇。由於當年報紙印刷並不精良,加上歲月的侵蝕,許多文字已模糊不清,蔡登山重新進行了查索與點校,並加上專文導讀,力求完整重現《南湖錄憶》專欄的全貌,可供學界參考利用。市面上絕無僅有,值得典藏。 本書特色 ★本書專寫晚清到民國的人物軼事,頗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掌故和彌足珍貴的文獻資料! ★收錄高拜石寫於《中央日報》中,尚未結集面市的179篇文章,絕無僅有,值得典藏! ★全書重新排版、點校,由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高拜石(1901年—1969年) 高拜石,字懶雲,福建省福州人。別號般若、古春風樓主人,筆名芝翁、南湖、芝斐、介園、懶雲。1921年畢業於北京平民大學。受吳昌碩影響,專研書法與篆刻。曾在北京創辦《心聲晚報》。回福建復創《華報》、《寰宇新聞》,並出任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