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菜上桌:馬幫之女的爆香食冊
第一本雲南菜食譜 跟著馬幫女兒返回舌尖上的雲南 八十道邊城野味,顛倒味蕾,一試上癮 一生中不能少的滋味 素有「世界基因寶庫」之稱的雲南,山高水長,物種豐富,加上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揉雜出中國菜系中最獨樹一幟的雲南菜: ★雲南菜擅以香料入菜,香菜、薄荷、刺芫荽是三個要角,啟動嗅覺、味覺全新體驗 ★雲南是藥材之鄉,但是雲南人從不吃藥,雲南人的藥是入菜的,滋味極美又有養生功效,「草果雞湯」可為代表 ★雲南菜想像不到的簡單,家中只要常備幾種基本的香草、醃菜、醬料,半小時就能端出一桌大菜。 在台灣,雲南菜卻和泰國菜結成一家親,大薄片和綠咖哩雞在桌上同時出現; 事實上,雲南菜和泰國菜的風味和用料,幾乎沒有一絲相像之處, 是大時代的動盪,將雲南人帶到緬甸, 緬甸僑生來到台灣落腳開泰國餐廳,將家鄉的滋味、媽媽的菜色夾帶進了菜單。 本書透過八十道食譜,還原雲南菜的原味, 舉凡米食、玉米粑粑、涼拌菜、湯品、花料理、醃菜、炸物、涼粉、乳扇、傣族的香料烤物、西雙版納擺夷風味餐,顛覆大家對滇菜的印象。 擅長用香料的雲南人,擁有最獨特風格的中國料理, 既能端上大宴,也可以是日常料理, 看起來豐盛誘人,做起來,竟又想像不到的簡單, 尋常食材,以雲式料理烹調,顛倒味蕾,從此上癮: 一樣做烤魚,硬是在魚肚裡塞進多種香料,把魚逼出草本香氣。 一樣是湯麵,一盤任你添加的香菜、薄荷、刺芫荽,成了香料交響曲。 一樣是雞湯,用上香茅,便少了油膩,多了清香;用了草果、酸筍,就有擋不住的開胃。 一樣的牛雜湯,灑幾把薄荷、香柳下去,立刻鮮香衝腦。 一樣是涼拌,捲進幾葉薄荷,就有了層次;澆上特製的蘸水,立即出現高明的滇味。 尋常的番茄、洋芋、菇類,用上雲南人的傳統料理,簡簡單單卻是全新風味上桌! 本書作者是出生在泰北美斯樂的馬幫之女, 父母開設美斯樂第一家飯店,是最早出現在Lonely Planet的旅店。 2008年,尋著味蕾的記憶返回父母的家鄉, 在雲南一一找到從小熟悉的滇味。 那些舌尖上的滋味總連著一樁樁家鄉的故事、年幼時與父母共同經歷的柴米油鹽。 擺夷老奶奶的玉米粑粑、遠處人家燉出的草果雞湯香、田地裡的涼拌菜野餐; 大理好吃的米涼粉、麗江繽紛稀罕的菇蕈、騰沖讓人垂涎的大救駕; 昆明街上與翠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