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開糖尿病,從好好刷牙開始!日本糖尿病專科醫生親身驗證:只要一年,解決高血壓、高血糖、心律不整,還成功減重18公斤
隨著糖尿病年輕化,幾乎每小時奪一命! 而這樣致命的危機, 就可能來自你輕忽的口腔健康! 糖尿病是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 糖尿病不僅好發於老年人身上, 連青少年都有可能是糖尿病預備軍 日本對於牙周病最不服輸的糖尿病專科醫師,教你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口腔問題、對抗慢性發炎、避開潛在健康危險,在身體出現嚴重的內科問題以前,請先好好檢視你的口腔問題! ■ 糖尿病與口腔健康互為表裡、關係密切! 牙周病其實就是一種慢性發炎狀態,當牙齒發炎又不即時撲滅,就會點燃壞荷爾蒙的小火苗,當這種狀況持續悶燒,將導致身體運作不彰或異常,進而引發如同大火的內科重大疾病! 不良生活習慣的養成,將提高罹病風險,以下若有勾選3項以上,很可能就是潛在糖尿病或牙周病的高風險族群: □ 晚餐超過7點才吃 □ 一周運動不到3次 □ 吃飯時間短於30分鐘 □ 比起需要咀嚼多次的食物,更喜歡鬆軟口感的食物 □ 半年以上沒有看過牙醫 □ 刷牙不超過2分鐘 ■ 積極進行口腔護理,杜絕重大疾病 口腔護理是攸關性命的鎖鑰,卻最容易被輕忽。儘管作者是糖尿病專科醫生,卻也曾因忽視口腔健康而受高血壓、高血糖、嚴重的心律不整所苦,最後靠著好好刷牙找回健康。除了糖尿病外其實很多重大疾病都與口腔健康密不可分,但如此重要的事實卻連很多醫療相關從業人員也不知道。 口腔問題的影響並不受年齡的限制,即使是二十幾歲的年輕患者,在多種不利因素的加成下,也會從牙周病這種「單純的口腔感染」引發致命的重症感染。 忽視口腔慢性發炎導致病危真實案例: ◆陷入昏迷差點併發敗血症危及生命的B小姐(29歲) 原先就患有糖尿病,因為長期以來都沒有去看牙醫,對於蛀牙或牙周病置之不理,當體內的血液會聚集到肺部,牙周囊袋裡的牙周致病菌便透過血液侵襲肺部,導致出現嚴重的肺炎,被診斷為多發性肺膿瘍差點引發敗血症。 ◆髖關節置換手術卻引起致命的感染的C女士(71歲) 手術完成後卻持續有發燒現象,血糖值也急速上升,服用抗生素、進行胰島素治療都無法緩解,差點導致病危。直到手術後半年,才發現11年前植入的下顎植體周遭,出現嚴重的牙周病(植體周圍炎)免疫力變差了,手術後進而引發全身性感染,併發骨髓炎。 ■ 好好刷牙,有效降低三成死亡率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