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平等的屍體:解剖台上,資深法醫的社會階級觀察
貧困的屍體 / 孤獨的屍體 / 衰老的屍體 /自殺與被害的屍體 / 幸福的屍體 / ……生前不平等,死後也有階級差異。無法以「病死」一言蔽之的遺體,訴說著殘酷的階級問題。 「法醫尋求的不是「案件的真相」,而是『死亡的真相』。 我們的工作就是在解剖台前和遺體面對面,傾聽他們的無聲之言。」 ▍貧困之死、孤獨死、凍死、老老照顧、酒精成癮、霸凌…… ▍解剖台上的遺體,絕大多數非死於凶殺, ▍而是死於不平等的階級問題。 ● 都市裡,「凍死」絕不是稀奇事。 ● 受解剖的遺體中,獨居者約占50%。 ● 許多因債務自盡的死者,欠債金額僅五百萬日幣。 ● 貧困人口的遺體占比極高。相對於富裕者外表乾淨無垢、內臟卻遍布脂肪,貧窮者長年缺乏營養,內臟乾淨得令人難以相信這些器官已經用了幾十年。 ●「死亡地點」會影響遺體能否被解剖、查明死因。 獨居者在家中暑死亡;車禍後死於自家的女子,其實是因酒精成癮而喪命;因貧困而拒絕就醫,本可挽回的病症成為死因;高齡照顧者幫助失智妻子入浴,自己卻因此溺斃…… 法醫的工作,是從科學角度查明「非正常死亡的真實原因」,但同時,屍體也代替了沉默的亡者發聲,如實呈現其生命軌跡與所處的階級脈絡。 執業二十年的日本資深法醫西尾元揭露其在解剖台前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他如偵探辦案抽絲剝繭,調查死因,並從人性化的角度,探討隱藏在冰冷遺體背後,活生生的社會問題。 // 被害或自殺,以及孤獨死等, 面對這些「不平常」狀況下的死亡,是我們法醫的工作。 我們不像臨床醫師一樣救死扶傷,也不會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感謝。 我們自知,在醫學界,自己所處的可以說是見不得光的領域。 但是,正因為在見不得光的陰暗面, 有些東西才會看得更清楚。──西尾元 一致推薦【推薦文】死生有價 ◎林立青(作家)【推薦文】社會角落的樣貌 ◎大師兄(《你好,我是接體員》作者)【推薦文】讓沉默的屍體說話、找出死亡的真相,就是法醫的日常◎戴志揚(資深社會記者)序 章|一具女性遺體之謎第一章|貧困的屍體在都市裡凍死絕不是什麼稀奇事。有的人飢寒交迫,最終凍死,卻無人知曉。這就是當代正在發生的現實。第二章|孤獨的屍體「孤獨死」時常和酒精有極大的關聯。究竟是因為獨居而患上酒精依賴症,還是因患有酒精依賴症而獨居呢?第三章|衰老的屍體老老照顧的家庭裡,高齡照顧者不僅肩負照護重責,同時也得面臨自己年年衰弱的身體。第四章|死後的不平等解剖率逐年上升,但是各地區之間,解剖率卻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第五章|解剖台前對「非正常死亡」的死者來說,法醫是為他們送行的人,是他們去往另一個世界前「最後的見證人」。第六章|案件的屍體解剖外因致死的屍體時,只要有任何可疑之處,都不應發放死亡診斷書。法醫應當以正義和責任為基礎,傳達沒有謊言、不愧對任何人的「死亡真相」。第七章|幸福的屍體就算是一個人默默死去的獨居者,可能本人對這種終結方式並沒有不滿。相反地,在醫院中被別人照護著走向生命的終點,這個人就一定幸福嗎?結 語|不平等的死亡 . 人文社科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社會議題 Social Issues 法醫/司法事件 Forensic/Judicial Incidents 文學小說 Literary Fiction 繁體中文 Traditional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