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我的愛與痛

香港我的愛與痛

$24.99
{{option.name}}: {{selected_options[option.position]}}
{{value_obj.value}}

「沒有香港,便沒有我的一生,所以我對香港,永遠懷著感恩之心。」   顏純鈎歷經中共文革,三十歲南來香港,歷經社會變更,自2014年佔中運動起積極時評寫作,質量俱備,結集成《香港我的愛與痛》,見證了香港最為動蕩的年月。國家不幸詩家幸,顏純鈎自言能夠堅持筆耕不斷,全因深愛香港給予他的一切,以及眼見中共踐踏香港的痛苦。  《香港我的愛與痛》共分四輯:輯一「太平山下不太平」,立足香港山頂,環顧世間邪魔橫行,諸如《蘋果日報》的消逝、中共實施洗腦教育、忠誠廢物遍佈朝野等,都使他不平則鳴;由香港回首北方,輯二「北望河山生悲情」,觀測中國政治、社會,包括刺破大外宣的無恥、民族性的迷思、統戰技倆瀕於破產等;輯三「世事如棋自有序」,探討與中港政治息息相關的美國、台灣,點亮了一盞國際視野的明燈;最後收結於作者在港的文化交往,輯四「人生得失皆是緣」,提及故友西西、劉以鬯、李怡、戴天諸位文化人,又有對後輩陳慧、李碧華作品的評論,一字一句皆見深情。  這些時評文章,是顏純鈎「獻給香港,我的第二故鄉,我永生之所愛」的歷史見證,不止於作者的愛與痛,更是香港民族的共同感受。《香港我的愛與痛》的時評寫作,連繫了所有為香港流淚、歡笑的人。 . 目錄 【自序】為誰風露立中宵【輯一】太平山下蘋果不哀傷離別,香港不相信眼淚甘冒矢石竟粉身,於無聲處聽驚雷——為蘋果日報送行香港電台是香港言論自由的橋頭堡香港人、香港文化、香港精神香港人是稟賦異常的中國人告別眾新聞:此去風雨同路戰勝凜冬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才能對抗中共洗腦你要和一個邪惡政權爭奪自己的孩子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共以結果為目標:李家超禍港必超林鄭「忠誠的廢物」是中共自己飬養起來的「一法安香江」——安從何來?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面對不道德的社會不要讓服膺真理的孩子落單包容是一種人生境界,不是一種處世策略來日大難:李嘉誠甩賣新盤的微言大義【輯二】北望河山沒有習近平就沒有新中國(之一)擅權術而乏謀略,緩爭位而急立名——沒有習近平就沒有新中國(之二)與美交惡禍起蕭墻,定於一尊無階可下——沒有習近平就沒有新中國(之三)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共產黨的國家恐怖主義愛一個黨,或愛一種理念?中國人民族性的三大迷思一個謊言帝國,不可能成為現代國家人妖顛倒的世道,才是人類根本的問題——刀郎文化現象之我見大市場、供應鏈天下無敵嗎?——中共致命的戰略誤判大外

Show More Show 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