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香港的轉折點
從群眾抗爭到國安時代:一場香港命運的轉折記錄群眾意志與被消失的真相 2019年6月9日,103萬名香港市民上街反對《逃犯條例》的修訂,遊行的人龍在蒸溽的夏日裡,由白晝行到黑夜,也正式揭開「反修例」運動的序幕。在2019年後,因多個媒體在大拘捕下停運,遊行示威及言論表達被打壓和審查,關於運動的獨立紀錄隨之散佚,民間的多元討論亦被扼殺。同時,當局積極透過定性和改寫真相,壟斷對運動的論述。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編者看見出版本書的需要。 「反修例」運動並不是一場由誰人策動的「黑暴」,而是香港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最久的群眾運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這塊土地的人們皆未曾有過「命運自主」的時刻。在2019年,面對中央政府長期醞釀、步步進逼的全面管治,數以萬計的市民不再沉默隱忍,而是選擇以反抗揭露「原來的正常就是問題」。2019年因此成為理解香港不可繞過的轉折點。 本書首先爬梳過去數十年的中港政治變遷及香港社運抗爭路線遞嬗,以勾勒「反修例」前夕的社會背景,再彙整「反修例」運動的報導、研究、抗爭現場的觀察及訪談,系統性梳理運動的發展軌跡,抗爭者提出的問題,開創的「戰線」及行動策略。最後,本書概述香港社會在2020年《國安法》實施後,截至2023年年中的劇變。 在運動五週年之際,編者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為未來成長於國安教育的世代,留下了解「我城」的線索;也希望華語世界的朋友們,能看見非官方版本的香港運動敘事,並轉化為行動的養分。 本書謹獻給:獄中的人們、上街的人們、沒有放棄找出路的人們,和願意了解香港運動的人們。 . 目錄 序/K同學Chapter 1 歷史脈絡與運動背景1. 殖民統治遺留的政治框架1.1 「官商勾結」的制度和沒有民主的社會1.2 「鎮暴」的殖民惡法1.3 未能解殖的「回歸」2. 中港政治變遷2.1 「廿三條立法」和中央經濟讓利(1997-2003)2.2 中港交流增加,中國認同提高(2003-2008)2.3 中港矛盾惡化期(2008-2014)2.4 中央加速收緊對港控制(2014-2019)2.5 圖說:主權移交後的變遷3. 香港社會運動的軌跡3.1 主權移交爭議與民主運動(1980-1990)3.2 「七一遊行」(2003)3.3 主流民運外百花盛放的社會運動(2003-2013)3.4 泛民主派步向分裂(2009)3.5 本土派崛起(201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