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貨:穿越百物的追憶之旅,尋訪當下的香港製造

香港百貨:穿越百物的追憶之旅,尋訪當下的香港製造

$27.99
{{option.name}}: {{selected_options[option.position]}}
{{value_obj.value}}

「如果你在心愛之物上看到珍貴的 “Made in Hong Kong ”字樣,那一刻,你便繼承了一段香港歷史。」 不只風行一時,也從生活中脫穎而出──這是香港人的夢華錄,也是一首首時代曲 本書作者久米美由紀是一位居住在香港的日本人,既是資深攝影師,也是一位雜貨收藏家。《香港百貨》介紹多達111種、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香港雜貨,並採訪多位繼往開來的廠商與匠人,了解他們的理念和故事。除了香港製造的經典品牌、珍稀收藏,本書也收錄了一系列中國製造和英屬時期的懷舊日用品。 保溫壺、便當盒、兔子燈籠、黃銅水壺、「西瓜波」、飛碟椅、點心蒸籠、藤製行李箱、刺繡拖鞋、白鐵信箱、翻頁鐘、紅色小豬撲滿、鹽田梓的鹽、香港的香…… 典藏多彩多姿的百貨,除了擷取一段斑駁的歷史時光,也是為了珍視尚存的工藝與溫度,期待文化記憶的傳承。 製造業曾經是香港經濟的支柱,戰後,南下的資本與人力,為1950-80年代香港輕工業的蓬勃帶來契機,玩具、鐘錶、成衣和塑膠製品行銷至東南亞以至歐美各地,很多日用雜貨也是自給自足。後來隨著成本上漲、工廠北移,香港製造業逐漸式微。 香港製造的商品色彩斑斕,實用而造型多變,現在回顧更富懷舊趣味,雖然擁有眾多擁躉和收藏者,但純粹的香港製造已愈來愈難覓蹤影,其中夾雜不少中國製造的復古品。 本書特色 記載歷久不衰的設計風格,見證跨越年代的常民美學。 以大量精美攝影呈現穿越半世紀、琳琅滿目的香港雜貨,包括珍稀的藏品和仍在使用的經典品牌。 採訪堅持的匠人、變通的商家,領略他們的傳統工藝與創新之道。 感受香港製造的質感,及其所編織的過去和現在,並進一步想像,從紛繁舊物中開闢的未來。 ★特選百貨★      【三鳳海棠粉】      三鳳海棠粉工廠雖然如今已遷至中國,不過它是一九三四年在香港土瓜灣北帝街設廠。這款海棠粉過去主要用於挽臉(用線除去臉部絨毛),而現在則主要用來拋光金屬飾品。      【三生酒廠】      創立於一九六一年,位於香港最高峰大帽山的半山腰,主要利用山中的水釀製各種藥酒。這些藥酒都在使用多年的龍紋甕中發酵。      【鹽田梓的鹽】      在十九世紀初,香港特產有鹽、珍珠和香木。位於西貢附近搭小船約十五分鐘距離的鹽田梓島,過去由客家島民製鹽。但該島後來無人居住,中斷百年的製鹽業直到二〇一四年,村長陳忠賢發起了復興鹽田的活動,重新復活。在這個香港唯一的鹽田

Show More Show Less